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7-22 11:13:48
2019-07-08 10:25:10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5-28 15:04:17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5-23 10:37:06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5-15 09:43:52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5-09 10:48:11
“下冶鎮三教村東北部的山中有兩眼山泉,附近村民稱其為鱉背泉。山泉水旱季不斷、雨季奔涌,水溫冬暖夏涼,水質清甜可口。”
濟源網-濟源日報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4-30 08:42:41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4-30 08:42:41
因為泉處在柳樹旁,故被稱為柳泉。正對著柳樹的右前方,是一個低矮的小山洞,柳泉就在這山洞里。泉水從山間石隙中溢出,長年不斷。
濟源網-濟源日報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4-25 10:55:27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4-25 10:55:27
在思禮鎮鄭坪村的大山深處,有一孔特殊的泉:龕頂天泉。它位于九里溝風景區內,與始建于唐朝的禪堂寺相鄰。與大多數從地底下往上冒的泉不同,這孔泉來自“天上”。
濟源網-濟源晨報
濟源網-濟源晨報
2019-04-19 10:33:19
濟源網-濟源晨報
2019-04-19 10:33:19
此處山水繞抱,樹木參差,環境清幽。踏過引沁濟蟒渠,向山上行走約300米,便看到一塊約3米高、5米寬的巨石。白鶴泉從巨石旁的石縫之中流出,匯積成洼,洼面水草綠意盎然,洼中蝌蚪嬉戲不停。向下望去,可見一條小河道蜿蜒伸向山下,接入引沁濟蟒渠中。
濟源網-濟源日報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4-17 10:40:18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4-17 10:40:18
一方水土養一方人。對周邊村莊的群眾來說,老龍潭(龍潭泉)孕育了他們的祖先,祖祖輩輩在此繁衍生息。
濟源網-濟源日報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4-12 10:04:21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4-12 10:04:21
玉皇廟村地處大山深處,四面環山。陽春三月萬物復蘇,玉皇廟村春意盎然。在村口,我們遇到了坐在自家門口閑聊的幾個村民。聽聞記者要探訪村中的泉水,村民小河自告奮勇地表示要做向導,帶領我們尋找玉皇廟村的幾眼泉水。
濟源網-濟源晨報
濟源網-濟源晨報
2019-04-11 11:20:14
濟源網-濟源晨報
2019-04-11 11:20:14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4-09 09:33:59
4月9日,市委書記張戰偉調研小浪底北岸(濟源)灌區工程建設進展情況,強調要加快施工進度,加強質量管理和安全監管,確保項目早日建成投用,引入一渠清水,惠澤濟源人民。
濟源網-濟源日報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4-10 09:53:36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4-10 09:53:36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4-05 08:41:32
濟源網-濟源晨報
2019-04-03 15:17:50
濟源市“找泉愛泉護泉”行動公告3月31日發布后,迅速引發我市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熱烈響應,不少熱心市民、網友撥打本報熱線或通過本報官方微博、微信公眾號提供建議、線索。
濟源網-濟源日報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4-02 10:05:23
濟源網-濟源日報
2019-04-02 10:05:23
“一山一水一精神”是濟源的文化根基。千百年來,心向大海、生生不息的濟水及其“蕩滌垢濁,不改其清”的高貴品質,是濟源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自然、風物、思想、文化等多個維度,哺育并構筑了濟源和濟源人獨特的面貌,是濟源索引歷史面向世界的獨特名片。
濟源市"找泉愛泉護泉"行動組委會
濟源市"找泉愛泉護泉"行動組委會
2019-04-01 10:27:08
濟源市"找泉愛泉護泉"行動組委會
2019-04-01 10:27:08
濟源市"找泉愛泉護泉"行動組委會
2019-04-01 10:27:58